诵读经典名篇 增强文化自信 ——初中语文公开课磨课评课活动

2022-03-13
51

诵读经典名篇   增强文化自信

——初中语文公开课磨课评课活动

为了更好地迎接我校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现我校语文组教师风采,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认真研讨,充分准备,细致磨课。初中部由刘榕玲老师、魏爱华老师和陈诗缘老师负责开课。


在2022年3月7日到3月11日,三位老师在集备组讨论并确立了开课内容和研究课题,老师们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集备组长组织集备组成员集体讨论研究。在语文组教研活动时,三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课件演示,模拟上课,全组的老师认真参与,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三位老师分别在2022年3月10日到3月18日进行多次试讲和磨课。听课老师们,就课程容量、提问细节、时间分配等也提出合理的建议。不断的研讨和磨课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通过磨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也进一步在语文课堂中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刘榕玲老师教学《卖炭翁》,按照语文核心素养,这节课目标设定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了解卖炭翁的遭遇,了解诗人创作意图;对比原型故事,感受诗人在人物塑造、主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诗人关注现实的热情和对百姓富有同情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联系过往学习中认识的老人,引出卖炭翁,然后对诗人进行介绍。接着利用学生课前的朗读音频,通过学生的点评,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再接着借助课前学案,解决诗意理解,情节梳理,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熟悉故事内容。出示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旨。出示故事原型,让学生探究:哪个故事中的人物会给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注意白居易在创作中对卖炭翁和宫使的塑造方法。最后布置学生回家续写故事,注意学习白居易的写作手法。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将诗歌和故事原型进行比较中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应选取典型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这个环节。


陈诗缘老师教学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这是作者以散文的形式,借童年时种下的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来暗喻自己的人生经历、寄托自己的理想志趣等。所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体悟贾平凹“以丑写美”的巧思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所谓“以丑写美”也就是反衬,以“没出息”的外表来反衬小桃树顽强不屈、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美”的精神。通过课前让学生通过自读找出作者对小桃树“没出息”的描写,带领学生逐步领悟其“美”的精神,感悟内在之美远胜于外在之美。
    本课“托物言志”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本课的亮点。通过带领学生领悟作者借“没出息”的小桃树来抒写自己“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之志,让学生感悟面对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应顽强、积极的去面对。
   

魏爱华老师教学《蒹葭》。《蒹葭》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这节课的设计有如下几点:
1、
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用《蒹葭》歌曲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意的课堂。2、
展示学生的预习作业,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3、
用优美的古筝曲作为背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4、
以读带讲,以讲促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5、
通过想象联想,描绘诗歌的画面,深入感受诗歌意境之美。6、
通过扩写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和写作能力。7、
在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根据《蒹葭》改编)中结束课程,感受诗歌的余音绕梁之美。


全体语文组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诵读经典名篇,增强文化自信,认真钻研,有效教学,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