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名篇 传承中华文化 ——语文组市级公开课活动

2022-03-24
49

诵读经典名篇      传承中华文化   

——语文组市级公开课活动


因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我校原定于2022年3月21日—25日举行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教育研究院主办,我校承办的主题为“基于大思政融入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2021——2022学年市级教学开放周大部分活动改为线上方式进行,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认真研讨,充分准备,细致磨课,打造精彩课堂。高中部由俞燕老师、王文宇老师和夏冰老师负责开课。初中部由刘榕玲老师、魏爱华老师和陈诗缘老师负责开课。


俞燕老师和夏冰老师承担的是学科线上岗培培训直播课程,福州市高一年段老师由钉钉学科群扫码参加直播课堂。俞燕老师的《与妻书》教学设计紧扣本单元学习任务——家国情怀,表现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责任使命的青年担当。课堂任务集中,设计一个核心任务——《与妻书》何以动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立足文本,围绕核心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夏冰老师的《历史的评说---〈苏武传〉人物短评写作指导》抓住第三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中“学写人物短评”相对综合性比较强的一个研习任务,引导学生模仿《屈原列传》的“太史公曰”给《苏武传》写一个人物短评。内容方面,要抓主要情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方面,要遵循班固的认识和评价;手法方面,要使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增加短评的文采。让学生参与课堂,拓展课外,真正打造有效课堂,能够比较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魏爱华老师和刘榕玲老师承担的是学科线上同步直播课程,福州市初二年段语文老师点击课程链接网址或扫描课程链接二维码参加直播课堂。魏爱华老师教学《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用《蒹葭》歌曲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意的课堂。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以读带讲,以讲促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想象联想,描绘诗歌的画面,深入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刘榕玲老师教学《卖炭翁》,按照语文核心素养,这节课目标设定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了解卖炭翁的遭遇,了解诗人创作意图;对比原型故事,感受诗人在人物塑造、主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诗人创作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旨。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将诗歌和故事原型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应选取典型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这个环节。


王文宇老师和陈诗缘老师承担的是学科线上录播课程。王文宇老师的《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以传统的文化研究探索作为课程的亮点。通过任务群,理解和突破《庖丁解牛》的重难点,找到庄子如何寓言的形式面对复杂的社会;通过以儒家与道家的文化的处事,哲学,治国理想等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比较儒家道家他们在理想社会处事哲学的差异,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内涵。陈诗缘老师教学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这是作者以散文的形式,借童年时种下的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来暗喻自己的人生经历、寄托自己的理想志趣等。所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体悟贾平凹“以丑写美”的巧思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带领学生逐步领悟其“美”的精神,感悟内在之美远胜于外在之美。


 


     

开课老师们上的公开课都相当精彩。在第三节课评课环节中,老师们还进行了简单地说课活动。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交流研讨活动。诗缘老师通过带领学生领悟作者借“没出息”的小桃树来抒写自己“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之志,让学生感悟面对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应顽强、积极的去面对,这种教学效果不错。爱华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对《蒹葭》的美进行总结,有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这是整堂课,画龙点睛部分。榕玲老师强调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重点解说: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紧扣这个点进行教学,效果不错。俞燕老师这堂课的新颖之处,强调了这类课对于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在侨校中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王文宇老师教学重点设计“解”字是一个亮点,问题的设计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夏冰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也进一步在语文课堂中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全体语文组老师聆听了初二语文教研员陈海燕老师的评课和教学思考,老师们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认真思考、交流、研讨如何有效教学,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语文组的老师们还将共同努力,诵读经典名篇,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文化精神。